立夏丨避暑养阳,清淡有度
每年四月初一前后(公历5月5-6日之间)太阳到达黄经45度时为农历的立夏节气。
“斗指东南,维为立夏,万物至此皆长大,故名立夏也。”
《山亭夏日》
唐·高骈
绿树阴浓夏日长,楼台倒影入池塘。
水精帘动微风起,满架蔷薇一院香。
气候特点
立夏时节我国南北的气温差异较大,而且同一地区波动频繁,华南其余的地区气温为20℃左右;而低海拔河谷则早在4月中旬初即感夏热,立夏时气温已达24℃以上。
故此时也是农作物病虫害的多发期和人们易于犯感冒的时期,正如左河水所云:“南国似暑北国春,绿秀江淮万木荫。时病时虫人撒药,忽寒忽热药搪人。”
立夏节气时,江南阴雨绵绵,正式进入雨季,雨量和雨日均明显增多;华北、西北则多风干燥,气温回升很快,但降水仍然不多,大气干燥,土壤干旱。
立夏养生要点:避暑养阳,清淡有度
立夏的到来,就意味着天气逐渐开始炎热。天气的炎热就会导致人们生理状态也随之一起改变。立夏时节,天气干燥,雨水少,日晒强,人体水分流失快,我们需要防暑、防晒,并根据节气特点进行养生。
饮食上应遵循“增酸减苦宜清淡”的原则,要补肾助肝,调养胃气。夏季日长夜短,气温高,人体新陈代谢旺盛,消耗大容易疲劳,应保持充足睡眠。
养生食谱
由于夏季炎热而出汗多,体内丢失的水分多,脾胃消化功能较差,所以多进稀食是夏季饮食养生的重要方法。如早、晚进餐时食粥,午餐时喝汤,这样既能生津止渴、清凉解暑,又能补养身体。在煮粥时加些荷叶,称荷叶粥,味道清香,粥中略有苦味,可醒脾开胃,有消解暑热、养胃清肠、生津止渴的作用。
醒脾开胃荷叶粥
原料
大米100克,荷叶30克,冰糖30克,枸杞10克
做法
取大米煮粥,待粥熟后加适量冰糖搅匀,趁热将荷叶撕碎覆盖粥面上,待粥呈淡绿色取出荷叶即可食用。可作夏季清凉解暑饮料,或作点心供早晚餐温热食用,也可凉饮。
可作夏季清凉解暑饮料,或作点心供早晚餐温热食用,也可凉饮。
功效
清暑利湿,止血、降血压、降血脂。适用于中暑、高血压病、高脂血症、肥胖症以及夏天感受暑热而致头昏脑胀、胸闷烦渴、小便短赤等。
荷叶凤脯:
[配料]鲜荷叶2张,火腿30克,剔骨鸡肉250克,水发蘑菇50克,玉米粉12克,食盐、白糖、鸡油、绍酒、葱、姜、胡椒粉、味精、香油各适量。
[做法] 鸡肉、蘑菇均切成薄片,火腿切成10片,葱切短节、姜切薄片,荷叶洗净,用开水稍烫一下,去掉蒂梗,切成10块三角形备用。
蘑菇用开水焯透捞出,用凉水冲凉,把鸡肉、蘑菇一起放入盘内加盐、味精、白糖、胡椒粉、绍酒、香油、鸡油、玉米粉、葱节、姜片搅拌均匀,然后分放在10片三角形的荷叶上,再各加一片火腿,包成长方形包,码放在盘内,上笼蒸约2小时,若放在高压锅内只须15分钟即可。出笼后可将原盘翻于另一干净盘内,拆包即可食用。
[功效] 清芬养心,升运脾气。可作为常用补虚之品,尤为适宜夏季食补。
鱼腥草拌莴笋:
[配料]鱼腥草50克,莴笋250克,大蒜、葱各10克,姜、食盐、酱油、醋、味精、香油各适量。
[做法]鱼腥草摘去杂质老根,洗净切段,用沸水焯后捞出,加食盐搅拌腌渍待用。莴笋削皮去叶,冲洗干净,切成1寸长粗丝,用盐腌渍沥水待用。葱、姜、蒜择洗后切成葱花、姜末、蒜米待用。将莴笋丝、鱼腥草放在盘内,加入酱油、味精、醋、葱花、姜末、蒜米搅拌均匀,淋上香油即成。
[功效]清热解毒,利湿祛痰。对肺热咳嗽,痰多粘稠,小便黄少、热痛等症均有较好的疗效。
桂圆粥:
[配料]桂圆25克,粳米100克,白糖少许。
[做法]将桂圆同粳米共入锅中,加适量的水,熬煮成粥,调入白糖即成。
[功效] 补益心脾,养血安神。尤其适用于劳伤心脾,思虑过度,身体瘦弱,健忘失虑,月经补调等症。
注意:喝桂圆粥忌饮酒、浓茶、咖啡等物。
评论列表